人文社會學群簡介

「共生智慧」(Symbiosophy)的建構-人文社會學群的啟航

本校於2014年正式成立,2015年人文社會學群正式招生,由「生命教育」、「社區再造」、「社會企業與創新」、「環境與發展」四個碩士學位學程所組成,本學校之前身為「法鼓人文社會學院」(1993年正式籌備),因緣際會發展期間超過二十年,由於台灣社會變遷快速,並因應世界各國高等教育發展趨勢,以及跳脫傳統大學教育以單一知識體系設立之系統,本學群乃採取跨領域學程概念成立「碩士學位學程」,同時回應大學教育偏向「研究導向」的學術人才培育,因此強調「公益性、公共性」而帶有「社會實踐關懷」的「學」「用」合一,並以「博學雅健」的生活實踐,實現「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想。人文社會學群中,「生命教育學程」從東西文化與佛教思想之對話出發,關注於體悟生活智慧,創發生命價值;「社區再造學程」以生活共同體為起點,聚焦在探索發掘社區生命力,創造社區新視界;「社會企業與創新學程」以公民社會發展為經,企業管理技術為緯,著重透過前瞻的跨領域整合與完整的實務訓練,培育推動社會企業與創新的人才;「環境與發展學程」以永續發展為核心,強調全球脈絡及本土關懷,反思人地關係,養成具備整全視野和實踐力的人才。因此不難看出,人文社會學群各學位學程以安定社會、社區共榮、公眾福址、與永續發展為主軸,超越時下工具主義盛行的教育實況,其非功利性之公益使命色彩明顯。


法鼓文理學院原本設定即為一所小而美、小而精的大學,110學年社區再造碩士學位學程、環境與發展碩士學位學程停招,併入社會企業與創新碩士學位學程(社會企業、社區再造、環境與發展三組)。111 學年度佛教學系博士班增設「佛教與社會實踐組」,結合人文社會學群師資,以培育兼具佛學專業與博雅教育之領導人才,實踐關懷生命、奉獻國際社會志業的教育目標。隔年,教育部同意本學群新增「社會企業與心靈環保碩士在職學位學程」,以及「生命教育學系進修學士班」,開創更符應當今台灣社會殷切需要之人力。


人文社會學群以「心靈環保」教育核心,園區風景優美、靈氣聚造,已成為最佳「境教化育」之地,教師們則為學界一時之選,學驗俱優,因此人文社會學群已在大學校院中成為新的「亮點」,深受各界矚目。茲就其目標、課程、環境之特色以及未來發展願景簡述如下:


1. 建設為「善良動能、公益導向、社會貢獻」之「人間淨土」

大學教育之目的,不再只是以「追求真理」(Pursuit for truth)之「學術卓越」為唯一職志。近年來由於高等教育的對象已走向「普及化」,功能上亦強調「社會貢獻」。因此,人才培育或人的品質提升,其內涵及方式宜有所更張。本學群設立即以「善良動能、公益導向、社會貢獻」之「學用合一」為重點,基本上即回應此一高教的轉型與發展趨勢。因此由「生命教育」→「社區再造」→「社會企業與創新」→「環境與發展」,四者不僅是知識層級的邏輯結構(生命-社區-社企-環境),也是「生命」→「生活」→「生產」→「生態」的「四生」人文社會價值的展現。這正是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的期許的「人間淨土」-「善良動能」的發源地。


2. 深化並擴展「心靈環保」為核心價值的跨領域課程發展

本校系所課程結構以「心靈環保」為基底,層層外推之波形圓周式規劃,反映當前社會需求與學術發展趨勢。聖嚴法師所提示之「心靈環保」中指出「人的正確價值觀念」:即「人生的責任是盡職盡份,人的功能是從奉獻中成長,人的意義是隨時消融自我而經常喜悅自在,人的生命是融入於無限的時空而又超越于無限的時空。」要之,心靈環保強調「消融自我中心的執著」,超越「人與人、人與環境的對立」,為一種服務社會、利益眾生的思想態度及處世要務。而四個碩士學程更以跨領域的課程設計對於學生專業能力之養成與教學規劃上,採取具有彈性整合優勢的學程化學位設計,迥異於其他大學之科系設計。不僅師資背景多元,以期提供多樣的課程選擇,課程設計亦積極落實跨領域整合,佛教學系與人社學群之各學位學程皆有相當比例之課程整合。例如,全校共同必修之「心靈環保講座」是領域整合之主要途徑,講座主題廣及人文、科技、經濟、環保、教育、宗教等各類重要議題,透過多元的課程內容,讓專注於單一專業領域的學生,也能夠接觸其他不同領域的觀點,擴大視野,建立關懷世界的人文胸襟。此外,本校人社學群為鼓勵研究生跨領域學習,提供6學分跨領域選修之彈性。


3. 提升「博學雅健」、「境教化育」、「環境學習園區」的「潛在教育」功能

本校以「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為辦學方針,強調「博學多聞」、「雅健生活」。如同博雅教育所強調的,大學不只是具有不同科目教學的師生的排列組合,而是一個教育環境的形塑,由環境營造出一種思想共同交流的氛圍或條件,學生於其間慢慢地形塑出自己一生受益的「心智習慣」,它是一種「潛在教育」的力量。本校循「物小為美」(small is beautiful)的原則來發展,提供「全住宿、小班制」之書苑生活環境,為師生間的溝通互動備置空間條件。再者,校園位處金山山麓,加上講究自然涵構的校園建設,整體空間呈現出一種融入自然的典雅優靜樣貌,以大自然為視覺主角,學生得以在山光雲影中體會「無相」的友善校園,本學群建築係由國內名建築師姚仁喜所設計之得奬佳作。此種以山林為教室的外在環境,有助於身處其間者對內反省自身、對外省思現代生活的途徑,就像環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所主張「在環境中教育」般,以自然為師。


4.轉「識」成「智」的「心」科學研發

「知識不是通往真理之路的唯一通行證」(R.Rorty),更何況知識的恆定性乃「無常」,知識若無法不斷批判與反思,很可能成為一種「意識型態」,它是片面而危險的。因此,如何化「危」為「安」,佛學乃提供了一種「變」與「常」的「智慧」,是一種直指「心」的省思與探索。近年來「腦」科學的研究,已逐漸證實「心」科學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它不再是「物」知識系統的獨霸,而是指向「心」的可能關係,它打破了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藩籬,而是一種圓融「智慧」的存在。本校在佛教研究的基礎上,不僅擴展了「四生」知識的系統,更建構了「心」科學研究的平台。四個學程在跨領域的合作與佛學智慧的滋潤,當可開闢出「心」科學發展的無限可能,這在學術的研究上肯定可為人類未來的發展,做出更積極且重大的頁獻。


5.構建「共生智慧」(symbiosophy)的生活圈-金山生態造鎮的開展

從「公益性」或「公共性」的立場出發,本校秉持高等教育係一種面向社會的公共服務之認知,強調其促進整體社會進步之使命。基於「未來社會等待之人才」之培育須具備應對「變」的能力與掌握「常」的思想底藴,前者可透過實作與實習課程,於處理實際遭遇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溝通」能力,強化解決問題的應變力,以應變化不居的時代環境;後者則有賴理論與實踐並重的課程規劃,讓學生認識到「共生智慧」的價值與意義。復就日益邊緣化的人文社科發展困境而言,朝「帶有實踐關懷的知識探究」與「跨領域」此二方向邁進,應能使社會大眾感受到人社知識與彼等生活密切相關的不可或缺性,重獲公共支持而得以正常發展的人文社會科學系所方能有效擔負為社會培育人才的重責大任。爱此,人文社會學群,乃擬定出「心靈環保・金山有情」的「金山生態村造鎮」中長期計畫。此計畫是強調大學能與地方發展相結合,積極對地方(區)作出貢獻,與「地方共存共榮」,是一種向「地方學習」的態度,此由「在地性」所發展出的「共生智慧」係以生態永續發展為基調,在地切入,爾後再逐漸擴大社區→社會→環境。舉例而言,本校的「心靈環保講座」係為提供佛學、人文社會科學之跨領域交流學習平台而設,並同時進行「校園心靈環保教育行動方案」之規劃,該行動方案目前所聚焦的「環境學習園區」主題,不僅提供修習者一個「結合理論與實務」的實作學習機會與經驗,其賡續發展或能開展成進一步對社區/社會開放的「涉入」可能。其次,「向地方學習」則與學術發展有關,展開「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的地方研究,向地方獨特的社會現實與歷史經驗學習,實踐關懷地方所關心之事,並從中建構新概念與理論。例如,四個學程與佛教學系可共同進行「金山生態村造鎮」計畫,當中生態村兼容世界觀、社會、經濟與生態四個面向之關照,與人社學群之生命及佛學、生活(社造)、生產(社企)與生態(環境)「四生」的組成,彼此呼應,協作本身不僅具有跨領域的作用,其綜效(synergy)亦提供學術上突破的可能性,倘能建構臺灣本土版的生態村模型,更能對地方有所裨益,而學生於此間所能獲得的學習也將甚豐,並將此成果擴大至更大區域及世界。


以上是人文社會學群,在本校「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發展願景及核心價值導引之下,力求「善良功能」之光源普照,一方面為「心」科學的學術研發導出新的可能與希望,同時為「公益性」的社會關懷實踐做出貢獻,此一志業尚祈各方發願共同努力完成。